第471章 获释

推荐阅读:交换伪装学渣穿成年代文男主前妻农女福妃别太甜散落星河的记忆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快穿]云边有个小卖部末日快乐这该死的求生欲[穿书]一女二三男事王妃日日想和离你看起来很好亲全职艺术家重生之最强剑神表妹万福情终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替嫁后病弱世子被气得活蹦乱跳PUBG世纪网恋我行让我上[电竞]

讨论决定。据李清扬所掌握的消息,海汉执委会里一共有九名像颜楚杰这样,被称作“执委委员” 的主事人,海汉治下几乎所有大事都是由这个执委会的执委们共同商议作出决定。李清扬对这种制度其实也不算陌生,因为这跟大明权力中枢所施行的内阁制度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

明朝内阁自建文四年起,到崇祯十七年终止,在两百多年的时间中充当着国家决策机构的角色。建文帝成立内阁之后,就把宰相的决策权拿回自己手里,而议政的权力则是交给了内阁,行政的权力交给了六部,地方上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的三司直接对六部负责。

最初内阁大学士只具备了顾问的身份,属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只有皇帝才有最终的决策权,而内阁此时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权力机构。但从明仁宗、宣宗时期开始,内阁大学士的地位日益提升,而权力也随之水涨船高,成为了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当时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都是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交给皇帝过目之后送到内阁,所有的处理意见由内阁拟定,皇帝批准,最后再校对下发到地方官府。

到了明世宗年间,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之后,这内阁就完全化身为宰相,地位已经上升到六部之上。而万历年间的张居正担当内阁首辅的时候,其职能和地位几乎已经非常接近现代国家政权中首相的地位。

在没有听说过海汉执委会的这套执政体系之前,李清扬也和众多的大明国民一样,认为皇权加上内阁体制就是天下最好的执政体系,但对海汉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之后,李清扬突然发现看似完美的大明内阁制度其实也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隐患。

大明内阁并没有获得过法定的行政权威地位,这两百多年下来,没有一个皇帝敢于违反祖制,把管理天下的大权正式交给内阁体系,内阁从始至终都名不正言不顺,并没有在法理上成为中央一级的正式行政机构。这导致了内阁与司礼监、六部乃至皇权之间都存在着诸多的利益冲突,而内阁在法理上又并不具备压制其他行政机构的权力,毕竟从名义上说,内阁仅仅也只是皇帝的私人幕僚机构而已。

上有皇权,下有六部,站在同一级台阶上的还有司礼监这个衙门,辖制内阁的框框实在太多,办事的效率自然可想而知。而海汉的执委会据说就是这里至高无上的决策机构,所有在这里生活的人,包括海汉人在内,都必须要服从执委会所颁布的政令。在执委会上面没有能够压制他们的皇权,下面也没有会跟他们做对的六部,更没有司礼监这种阉党机构浑水摸鱼,就算李清扬对这个执政体系的了解还处于非常浅薄的阶段,他也可以想到,这个执政机构的运转效率恐怕要远超大明官府。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海汉人在三亚这穷乡僻壤的地方落脚仅仅不到三年时间,就能营造出如此之大的局面。

大明的内阁议政,跟这海汉的执委会议政,在李清扬看来原理都是大同小异,他虽然并不知道什么叫做“精英执政” ,但毫无疑问,能够在海汉执委会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人,应当也都是一时人杰。例如跟他商谈条件的这个颜楚杰,李清扬便能察觉出他的身份应该是个武将,黝黑粗糙的皮肤和眼神中的杀气都是十分明显的特征,而大明的内阁里是绝对不可能有武将

零点浪漫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1627jueqinanhai.cijixs.com/15560980.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cijixs.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