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战场小说 > 历史军事 > 晚唐浮生 > 谈谈明清的货币

谈谈明清的货币

推荐阅读:德意志的荣耀锦衣笑傲行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大唐纨绔公子此心无垠大时代里的小军阀晚唐浮生绝世唐门大秦工程兵武极天下明朝那些事儿我是军阀重生之抗日风云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辛亥大军阀本王在此大清第一太子北雄抗日之特战兵王步步生莲

持的时间比元朝还短。

按理来说, 这是会极大损害明朝国力和政府信誉的, 但他们就是这么做了,我推翻了所有可能性后,只能认为——明朝人也不懂,他们就是机械照抄蒙古人,而不知其中危害。

朱元璋这个人,性格很强势,喜欢亲自设计各种制度。

但他又缺乏顶层设计能力,在元朝的制度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修修补补,军户制度照抄了,金融制度也照抄了……

洪武纸钞事实上恶性贬值之后,朱元璋又停止制造铜钱……

艹,怎么办啊?老百姓没办法,只能自发寻找替代物。

于是乎,虽然宝钞在政府层面依然是法币,但民间实际上已经回到用贵金属交易甚至以物易物的阶段——明代官员一大缺德事就是拿宝钞去嫖娼,妓女还不能不收这种法币。

明英宗的时候,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弛禁白银,规定白银可以作为货币流通。

请注意,只是允许白银流通了,但白银还不是法定货币,政府也没有像宝钞、铜钱一样,发行白银法币。

随着对外走私贸易的盛行,海外白银开始慢慢流入明朝。而这个时候,明朝经济也发展到一定程度了,对货币需求大增,于是民间自发使用白银作为交易货币。

但因为政府没有发行白银法币,无法对其进行调控,其价值波动巨大——主要受海外影响。

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受海外影响。

白银法币,与白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以袁大头银元为例,大概27-28克,含银量89%。袁大头的价值,只受发行量影响。发行多了,市面上流通多了,就会贬值,反之就会升值。

这其实和纸币是一样的。纸币发行、流通多了,就会贬值,发行、流通少了,就会升值。

但白银是另一個概念,它既充当了货币,同时也是一种商品。

明代习惯用白银的重量来衡量其价值,所以当海外白银过多流入时,引发通货膨胀;流入少时,又通货紧缩。

因为明朝政府货币政策的缺位,没有白银法币,你是无法进行调控的,只能眼睁睁看着。

换句话说,明朝事实上的主流货币(银条、银块、银砖、银冬瓜、银豆子等等,各种奇形怪状的白银)的发行方在海外,而不是明朝政府。

明朝政府没有金融主权。

到了明末,因为日本锁国令的影响,流入明朝的白银大大减少。明朝中期都没出现的银荒,居然在明末出现了!

为什么呢?当时明朝对外贸易是顺差,白银持续流入,怎么会明末比明朝中期还缺银子呢?

因为很多地主、商人把白银铸成了银冬瓜,收起来了。

时局混乱,没有好的投资方向,于是士绅们干脆把白银藏起来了。

白银藏起来后,市面银根紧缩,引发大萧条。我们都知道,大萧条的时候,持币为王,士绅们预期未来白银会继续升值,于是继续持币,进一步加剧通货紧缩。

但老百姓交税要用白银啊。怎么办?凉拌喽。

归根结底,明朝既然选择了银铜复本位制,但却没有

孤独麦客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wantangfusheng.cijixs.com/52421791.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cijixs.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