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战场小说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六零五章 南洋大开发(四)

第六零五章 南洋大开发(四)

推荐阅读:我是军阀武炼巅峰明朝败家子红楼春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千秋蝉动大唐纨绔公子小阁老步步生莲锦衣笑傲行乌合之众明朝伪君子北方之王抗日之特战兵王穿越清末当土匪大唐春北雄末世之三妻四妾老婆请安分

朝中期完成了白银货币化和税收白银化之后, 对外贸易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大顺的发钞行。只是现在把这个发钞行, 具体化了而已。

本质上是和旧时代的小农经济切割的。

以新兴的产业、新兴的工业、新兴的商业,新兴的海军、以及新兴的南洋漕米,先作为流通的基本盘。

盘子现在看来,已经足够大,可以保证稳定流通。

…………

…………

十月。

江苏和往年一样,又遭灾了。

自从大宋绍熙五年黄河夺淮至今,不遭灾的年份少。

少之又少的少。

历史发生了许多改变,但天气却不是人所能改变的。

原本的历史,史载,这一年,两淮吕四等20场水灾。11月3日,阜宁等20州、县、卫水灾。11月15日,常熟等19州、县、卫潮灾。月初,上元等15州、县、卫旱灾。

秋,大风雨,海溢。江淮民间田庐多漂没。仅山阳、桃源两县的流民,就有将近12万。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统计,因为当年的知县设置了粥场,清点过人头。

实际上,几乎每年都是灾难年。

史载第二年,依旧是荒年,大旱加大疫,连无锡这种富裕地方,都“乡城无不病之家,死者以万计”。

第三年倒是不旱了,也没有海潮倒灌了,但是来了波更大的。黄河决口了。

“死者万余”、“死者枕藉”、“流民二十万”、“备漕米白银准备赈灾”之类的字样,应该说,几乎每一年都必有。

此时。

江苏射阳河岸边。

这里本是大海,绍熙五年黄河夺淮之后,泥沙愣生生把海岸线向东推进了180里,使得这里成为了一片陆地。

没人会在这时候感叹沧海桑田,包括读书人出身的县令。

数万饥民木讷地蹲在地上,尽可能一动不动,稍微动弹一下都是饥饿状态下的难事。

只有赈济的粥熬好了之后,他们才会站起来去弄一碗粥。

灾民们情绪稳定,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

每隔几年就来上这么一次,该死的死,该活的活,听天由命就是了。

大水灾淹死了许多人,但聚集的这数万灾民却没有一丁点哭声。

死几个家人而已,很正常的事,哭什么呢?

不远处的粥场中,阜宁县令正在迎接几个客人,但听起来,显然发生了一些争吵。

“半大孩子还行,再小的肯定不能要。老人我们也是肯定不能要的。人家是找人去干活的,不是去给别人养爹娘的。我跟你明说吧,人家巴不得全要爹妈都死了的光棍儿,这样最省钱。要不是国公强制要求一定的女人数量,女人都不准备要。”

“船就那么大,上一个老人,就得下一个青壮。这是没得商量的。这不是到了那能不能养活老人的问题,而是上船运人本来也得花钱。”

“南洋,离这远着呢,可比从这去京城远得多。船上多装一个人,就多一分麻烦。那你说人老了,万一死在船上了,是扔还是不扔?”

“扔,这不合情,当子女的肯定要入土为安。我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我们海军里当年因为人死了是埋压仓砂还是扔海里的事,也差点闹过哗变。”

“可,不扔,坏了、臭了、传病了,咋办?”

阜宁县令无可奈何地点点头,知道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来“收人口”这人有勋,见官不拜,也是战场上下来的,听说是因为手受了伤,这才安排了这样的营生。

阜宁县令对迁民之事,倒是欢迎的很。如今人头税掺进了地亩,这些人多了,全是麻烦,毫无收益。

几乎年年赈灾,在这里做县令都是苦差事,熬日子,安排好灾民问题,可以优先升迁的。赈灾的钱粮,也不是不能贪墨点,但是代价有点大。同样的数额,在别处也就是个革职;动赈灾款,就是个死。

灾民多了,对他这个县令来说也确实没有任何好处。

朝廷对这里也基本上就属于是“年年蠲免”了,连“青壮都跑了、没人种地,定额的土地税收不上来,所以不让走”这种情况都不需要考虑。

南洋在哪,县令只是有个大概印象,知道在南边。但具体在哪,具体多远,他是读圣贤书考科举考出来的,对此也不知晓,只是知道挺远的。

想想这么远,还要赶风期,确实是多带一个不能干活的就是多占一个地方。

“那好吧,我与他们说说。你且说说,在那边干,都什么条件呢?”!

本文网址:http://xinshun1730.cijixs.com/29704192.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cijixs.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