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战场小说 > 历史军事 > 永乐大帝 > 第五章 西南政策(上)

第五章 西南政策(上)

推荐阅读:超级家丁大时代里的小军阀北雄武炼巅峰小阁老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Hp当救世主不再是救世主明朝败家子吕布的人生模拟器千秋每次都是非人类绝世唐门此心无垠晚唐浮生末世之三妻四妾朝为田舍郎乌合之众无敌六皇子步步生莲世家女

明朝时期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政策其实很不错。

明朝在西南设立三司及巡抚等与内地相同的政权机构,同时根据当地民族情况,建立了“土司制度”。所谓“土司”,即利用少数民族中的贵族分子沿袭充任地方政权机构中的长官,以便于依据地方经济情况“额以赋役”,政治上听从封建中央的“驱调”。明朝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土司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从形式上把少数民族中的地方政权直接纳入了中央王朝政权的组织系统,较前代土官制度更为完善。毕竟以这种形式操作,既没有触动少数民族贵族的根本利益,又能够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影响力。

在贡赋上,土司按照本民族地方的具体情况向人民征收各种贡物赋税,然后以其中的一部分金银和谷物通过都司向封建王朝中央上缴。无论其赋税比例还是徭役程度,与汉族同胞相比均相对较轻。少数民族底层人民的生活之所以会非常困难,一是自然环境所致(注1),二是土司对本族部民的剥削过于残酷(当时西南少数民族大多仍旧处于奴隶制或半奴隶制社会)。

如果不是“安南遣使朝贺并请封”的事件即将发生,其实朱棣倒也没想过要改变西南的地方政策。

公元1371年,安南国王陈日坚被伯父陈叔明逼死。因惧怕明朝反对,陈叔明未敢篡位,乃立其弟陈瑞为国王,后陈瑞在入侵占城时败死,弟陈炜继立。此时,安南陈氏政权已逐渐落入黎季犛的控制之中。后来,黎季犛杀掉陈炜,改立陈日昆为王。公元1399年,黎季犛又把陈日昆杀掉,次年,灭陈朝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大虞。之后,黎季犛改姓胡,名一元,与其子胡汉苍共理朝政。

胡一元自称是帝舜的后裔,遣使奉表到明朝,诡称陈氏宗族已绝,胡汉苍为陈明宗之外孙,因此暂时登基理政,当时明朝正值“靖难之役”,建文皇帝自顾不暇,自然对胡一元的请示置之不理。

明成祖登基后,派官员到安南通告。永乐元年春正月己卯朔,御奉天殿受朝贺,宴群臣及属国使。其中,胡汉苍派遣的使者在朝贺的同时,还请求朱棣进行册封。朱棣命礼部讨论此事,礼部认为事关重大,安南情况不明,不可听信一面之辞,请详加考察。

1403年4月15日,明成祖命行人(注2)杨渤等前往安南,调查胡汉苍奏章真伪与安南民意。杨渤等人受胡氏重贿,与安南国内之耆老名宿共同为胡汉苍请命。当时明成祖对胡汉苍的惟命是从也十分满意,遂于11月命礼部郎中夏止善等人赍诏前往,册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诏书中并告诫胡汉苍:“作善降祥,厥显有道,事大恤下,往馨乃诚。”

然而1404年8月,一个名叫裴伯耆的安南陈氏旧臣突然来到南京,这个裴伯耆是一位申包胥式的人物,他心怀陈朝,不满胡氏政权的倒行逆施,于是来明朝乞兵复国。这位裴伯耆所描述的安南,完全不同于杨渤等人的说法,裴伯耆自称胡一元篡位时,他的父母家人同时遇害,他当时正在东海领兵作战,得知变故,逃入深山避祸,后乔装为商人,辗转才来到明朝。裴伯耆在殿上向明成祖哭诉:“臣不才,窃效申包胥之忠,敢以死请,伏望陛下哀矜。”裴伯耆的话虽然颇为煽情,但明成祖并未被打动,因当时明朝的军

Xiaose_wh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文网址:http://yongledadi.cijixs.com/7797272.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cijixs.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