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5 章

推荐阅读:我靠血条碾压修真界汴京生活日志小崽崽找上来了人渣反派自救系统女配在婆媳综艺爆红了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娇妾股掌之上营业悖论[娱乐圈]针锋对决九十年代进城记我还能苟[星际]锦衣杀哭大点声提灯映桃花超级惊悚直播名门天后:重生国民千金成为无限游戏美人NPC皇贵妃魔道祖师

才能维持平稳,现在物资丰富起来了,自然就要改变政策了。”

“对,所以说,经济政策不能单独说好还是不好,咱们一穷二白的时候,总不能用西方经济体系吧,这样一来,稀少的物资到了资本家手里,他们如果哄抬物价,最后苦的是老百姓。”

大家各抒己见,讨论的不亦乐乎。

苏青玉觉得那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还真是有道理。

真正从学习的角度来观察人民群众的需求,以及国家发展情况,才能制定适合的经济政策,而不是如同一些狂热的改革派以及固执的顽固派一样,事实证明,华国要走的不是简单的改革路和守旧路,是一条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路线。

而这路线,将会是他们这一代人去走出来。

虽然只是在附近吃了顿饭,转了转,大家也是收获不少,回到住处就开始写学习心得体会。

把这里的情况和自己所学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相结合起来。

第二天,外贸部的江干事就带他们去参观那些企业工厂了。

这些私人厂子,在其他城市目前基本上看不到,这要是在其他城市雇佣这么多工人,很容易出事儿,在这里却很常见。

苏青玉没想到,在这里考察的第一个单位就是之前她做过翻译的康莱集团。

康莱集团之前因为林佳华的事儿,搞的很尴尬,后来就没在首都多待。

苏青玉之前留了康老先生的名片,还准备和他多联系,结果都找不到机会,其他企业家那会儿也没什么联系,好在元华给力,倒是办成了几件事儿。

这会儿再次来到康莱集团,苏青玉就不准备错过机会了。

未来要搞地方建设,可不是一家单位能办成的。就单单说搞工业园区,那都是各种单位云集才行。

这次来南方走这一趟,她就是带着这个想法来的。

谁让这些企业都在南方扎堆,他们极少留在首都呢,要不然自己也不用逮着元华了。

通过江干事和这里的负责人徐副总接洽之后,苏青玉他们就由这位徐副总亲自领着去参观厂房,车间了。

一路上还客气的和他们讲着企业的运营模式。

和刚回国的时候的那种若即若离的态度不一样,苏青玉明显的感受到了这些人散发出来的友好。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不过这倒是好现象。

苏青玉不知道是,这也和元华有关系,在其他企业还在犹豫的时候,元华直接押注,到处表达自己建设祖国的决心,结果元华最后得利最多。

他们不止分到了好的土地,还得到了更加优惠的政策,而元华利用这些土地和政策,迅速的转换成了金钱。

别看元华虽然归国了,可人家在国外的路子没断,光是出口这一块,他们就赚大了。

这里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勤劳的工人们创造的价值,加上便宜的厂房,钱简直就和白捡的一样。

也是因为这样,这些人看到了巨大的潜力,终于决定在这里好好搞发展了。

这样一来,态度自然要有所改变。

苏青玉他们转了一圈之后,发现这边的工人年轻参差不齐,最小的年纪的,看起来很小,看着也就十三四岁的样子。

瘦瘦小小的,苏青玉的心顿时哽了一下。

不过其他学生倒是没有这么大感触,因为现在一些单位顶岗,好些为了接班,也就十几岁就上岗了。

苏青玉也没问为什么要雇佣童工,这是时代的一个特色。

如果家里条件好,谁又会小小年纪来做工?

苏家屯之前穷的时候,孩子没上学,也是天天上工挣工分呢。

后来好了,才去上学了。

这就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感谢亲们。

大概是很久以前,我见过最小的工人是九岁,在公用电话屋里打电话,就坐在我旁边,边打电话边哭。听我姨说,那是很远的地方来的,已经来两年了,也就是说,六七岁就来工作了,就在一个老乡的饭馆里工作。当时觉得不可思议。!

本文网址:http://chuanyueqilingzuozhiqing.cijixs.com/462657.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cijixs.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