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战场小说 > 历史军事 > 新顺1730 > 第七九九章 工业革命(十六)

第七九九章 工业革命(十六)

推荐阅读:穿越魔皇武尊朝为田舍郎重生之北洋新军阀大唐纨绔公子无敌六皇子终极科技帝国本王在此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吕布的人生模拟器每次都是非人类中华大帝国大唐春绝世唐门锦衣笑傲行北国谍影大秦工程兵北方之王德意志的荣耀小白杨武极天下

,知天道,知气象,导民种植以时。
专门在试题里加上这么一句话,显然之前类似的题目里,有人理直气壮地交了白卷,说过类似于我他妈又不是干这个的,我哪知道之类的话。
原本历史上,戴震正是靠着天文学的进步,从左旋说开始,猛撕宋儒学,最后搞出了《孟子字义疏证》,准备搞波大的,甚至提出了“狱吏以法杀人,宋儒以理杀人”的礼教吃人的观点。
但也确实如钱大昕评价的那般,戴震“跨专业”,站在对面的预设战场里搞,单从义理这些东西上讲,和朱子等人确实是差的太远,非要搞义理,这要是不输都见鬼了。
不但被人撕、批,还直接被姚鼐诅咒和李塨、程廷祚一起断子绝孙。
而现在,因为大顺的特殊情况,使得戴震的思路出现了一些变化。
本身,大顺是反朱子学的。
当然,根源上是因为朱子学不支持造反;而永嘉永康学派的学问,是“北伐”的学问,大顺的法理源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朱熹说,道统从孔孟之后就断绝了;而陈亮说,放屁,汉唐没有靖康耻,老百姓生活还凑合,是以汉唐传承了道统。
和三代之治的区别,也就是同一套试卷,三代得了满分,汉唐得了七十分而已。大顺李家心说这个道统的说法妙啊,我喜欢,我使使劲儿其实也能得六十分,所以我也是正统。
本来吧,明末对李贽等人的反动、对明末道德败坏的反动,基本上是照着理学道德的方向是继续反动的。但被大顺这么一折腾,直接踢碎了程朱理学,更进了一步。
武德宫本身也是要学实学的,天文学的交流也没停,左旋说右旋说的批判早就开始了,自是轮不到现在的“新生代”,戴震来提。
但为什么说不管是权哲身还是孟松麓,都能从这本小册子里看出来对面的心思呢?
这就源于从“食物的变迁”,引申而出的一些东西。
既然,食物的传统是可以改变的,新的传统取代了旧的传统,是出于“人之需”。
那么,儒学从孔夫子那发源,到孟子、荀子、再到汉经学、玄学、宋明理学等等,是否也是一种“人之需”呢?
这里面通过食物,其实讲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说,经济、贸易、工商业,运输业,可以塑造很多新的“传统”。旧的一切,未必都是神圣的;变化,也未必就一定是不好的。
这倒是还行。
主要是第二件事。
这么多种的食物,为什么油乎乎的包子,熏鸡什么的,脱颖而出?而别的食物也随着运河被废、东南西北的资本汇聚、人口流动,各地的食物也都汇聚到此。为啥别的东西没有站住脚,而油乎乎的包子,在工厂和码头工人支撑下,脱颖而出?
是别的食物不好吃的?并不是。因为别的食物在别的地方,也是坚挺的,只是在这里败给了熏鸡、包子、肉饼、油炸糕这些或者是高热量、或者是稍微方便保存的玩意儿。
那么,由此是否可以隐喻,儒学的发展,也是认为选择的结果?各种各样的学说,甚至更早的诸子百家学说,是因为他们不如“正统”学问?还是因为他们被人为抛弃了?
比如宋朝那么重视伦理学,是不是可以认为和五代乱杀、得国不正有直接关系?
基本上,权哲身和孟松麓,一眼就明白,这本小册子有多……高调,以及蕴含的、二三十岁的学术界“年轻人”特有的张狂的、开宗立派的野心。
因为在此之前,不管是永嘉学派、江左学派、江右、闽学等等,这个学、那个学,有争端,互骂异端,但“道统”是神圣的,大家都在争夺对神圣的解释权。
而这本小册子,是走的解构线:鸡毛的神圣传统,哪有那么多神圣的东西?包子战胜了米卷,主要是因为包子油大、弄得快、方便做,吃起来香,在码头、工厂的那些人喜欢,节奏也适合城市的生活。那么,包子因为比米卷神圣,所以包子脱颖而出?要是没有辽东的蒸汽石磨坊一船船地往这运面粉,包子肯定失败。
要从食物变迁的背后,理解世界的变化,由小见大,学问也要追随时代的变化,做出食物变化这样的变革才行……!

本文网址:http://xinshun1730.cijixs.com/35496723.html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cijixs.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